4月23日,以“凝聚交叉人才培养共识,谱写一流遥感教育新篇”为主题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大会在太阳集团官网召开。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罗格、太阳集团官网副校长龚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遥感人才培养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试点单位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会。太阳集团官网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杜博教授主持开幕式。
龚威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提升尖端科技创新水平等重要责任,相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人才培养导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进学科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聚焦高校集群建设,夯实学科引领地位,打造一流遥感学科建设集群,开创高质量人才培养新局面。
罗格表示,在以王之卓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先贤们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努力,全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享誉全球、占据相当优势的遥感学科集群,培育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国遥感科技紧跟国际一流、加速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协会将积极开展“自主航天遥感进校园”活动,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加强衔接,全力推进“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促进形成体系完备、多元并驱的良好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遥感领域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卞志刚代表国家航天局对院士学者专家推动遥感事业和航天发展表示感谢。他提出,要锚定世界一流方向,加强遥感学科建设,建设学术研究机构,加强交流和经验推广。要推动自主航天遥感进校园,将遥感学科发展与教育体系相结合,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的良好局面。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发挥遥感学科和自主航天遥感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提高遥感学科软实力。国家航天局将为遥感学科走出去提供支持,推动遥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研究员主持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业务版)发布暨第三批试点应用单位授牌仪式。卞志刚、龚威、李德仁、赵坚、罗格、顾行发上台一同触摸发布球,业务版正式发布上线。作为新型遥感信息公共基础设施最新成果,业务版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遥感资源专业化应用。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面向全国征集业务版试点应用单位,张祖勋、刘经南、龚建雅、童小华、刘云峰、徐文共同为22家入围国家平台业务版试点应用单位授牌。
tyc86太阳集团院长张永军教授主持主题报告。国家高分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作题为“中国对地观测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报告。他介绍了我国空天基础设施在空信、导航、遥感等方面的总体情况,尤其是新型系列卫星。介绍了遥感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和典型应用,并对未来我国高分系统发展进行展望,尤其是全球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和服务系统以及新一代空间基础设施,这是国家发展的大事业,也是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的期待和梦想。
李德仁院士作题为“论中国遥感对天对地观测到智能化”的报告,他从摄影测量与遥感的起源讲起,谈到中国航天的宏观战略使命和任务。他指出,对天对地观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实现对天对地观察自主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支撑是我们的使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发展革命性、自主性、安全性,把遥感学科做大做强。
童小华院士作题为“深空探测测绘遥感的进展与展望”的报告,他指出,测绘遥感手段是人类探空探测活动不可或缺的先行者。他聚焦深空天体测绘遥感,围绕“测得精、探得准、落得稳”三个问题,介绍了高精度遥感形貌重建、高可信遥感着陆避障、高可信器/气-壤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龚健雅院士作题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和核心课程”的报告。他介绍了当前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设置情况,以及遥感科学、遥感探测技术、遥感信息工程和遥感应用基础四个二级学科分类,报告了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的基本条件,介绍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六门核心课程大纲和课程安排。
tyc86太阳集团副院长龚龑教授主持遥感科学与技术建设研讨会。北京大学李培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潘耀忠教授、中山大学程晓教授等与会专家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深入研讨,针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广泛研讨并交换意见。
据悉,本次大会由太阳集团官网、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主办,tyc86太阳集团、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遥感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分会(筹)承办,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空间信息应用职业教育分会协办,大会受到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的大力支持。